Skip to content

2024愚人节整活——AL795

794TD
TOGAPhotos网站管理
NH788
NHA编辑

联动!

大概是今年2月的时候,TOGAPhotos和NHA决定在今年进行愚人节联动。NHA航空每年4月1日都会“发布”一架飞机。

精心制作愚人节特辑已经成为了NHA的一大传统。每年的这天,我们都会通过艾利斯顿飞机公司发布一款我们认为“未来”的产品。这款产品,有可能是出于讽刺当下,也可能是纯粹的对未来的设想。

相比去年充足准备的AL-390,今年的造机计划就显得仓促不少,一直到3月31日晚上才完成初步构想。这也就使得今年的AL-795略显仓促,也有一些略显不合理的地方。

比较离谱,但不是不行

你这飞机重心这么靠后,起飞不擦尾吗?

以737-800为例,双发姿态下离地角度一般在7度左右,极限在9度左右。而在相对理想情况下,AL-795最多可以以起落架位置为中心,抬头超过13度才会擦尾。

襟翼离地姿态最小机尾离地高度
19.1度73厘米
59.1度73厘米
158.7度79厘米

另外关于停放时的重心问题,可以通过在尾部安装尾轮来进行支撑(参考IL-62)。由于尾部离地高度较低,理论上讲,尾轮也可以承担一部分的防擦尾功能(参考协和超音速客机)。

确有其人

尽管看起来很离谱,但包括NASA的研究在内,AL-795确实有一定的现实原型。

尾部附面层吸入推进

AL-795所采用的独特推进布局被称为尾部附面层吸入推进是真实存在的,并非空穴来风。 这张曾经出现在我们的愚人节文章里的图实际上是由设计了Ta152高空战斗机的谭克博士设计的阿根廷FMA IA 36 Cóndo。但该型号的设计受限于当时的发动机技术,工程师为其在尾部设计了多达5台发动机。 这绝对是地勤维护的噩梦,实际上采用单发设计的AL-795勤务性也十分堪忧,尽管单发降低了备件之类的航材的采购成本,但脑补一下拆解发动机大修的步骤,就已经足够令人头疼了。

她真的很省

在整活文章中提到的尾部附面层吸入推进的省油的特点其实有较为充足的理论支持。整个飞机的外形都非常的流线型,其机体产生的阻力会很小,在发动机数量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省油当然也是必然的。 上图是欧洲科技公司Bauhaus Luftfahrt提出的一种被称为“推进式机身”的概念。根据该公司计算,在理想情况下,这种构型相较传统构型可降低32%的油耗。

NASA入场

早在2016年,NASA就发布过一篇名为 Conceptual Design of a Single-Aisle Turboelectric Commercial Transport With Fuselage Boundary Layer Ingestion 的美国航天航空学会会议论文。其中提出了Single-Aisle Turboelectric Commercial Transport With Fuselage Boundary Layer Ingestion(尾部附面层推进的单通道涡轮电动飞机,缩写STARC-ABL)的概念。 不过在这篇论文中STARC-ABL的尾部动力装置为电力驱动风扇,两具位于机翼下方的涡轮发动机仍然是主要的动力来源,在起飞阶段,涡轮引擎提供80%的推力,在到达爬升顶点时提供55%的推力。尽管如此,NASA仍然预估其较现有构型能够减少7%的燃油消耗,并且给出了减少12%燃油消耗的设计指标。


论文链接:

更新于:

Powerd by VitePress